安全駕駛與輪胎特性
輪胎是車輛唯一直接接觸路面的部位。因此,正確使用與維護輪胎並瞭解其特性,是保障行車安全、延長輪胎壽命與節省費用的關鍵。請時刻謹記安全駕駛,並愛護環境。
胎側標示
輪胎胎側上有多種不同標示。除了品牌與系列名稱外,還標示有輪胎尺寸與特性:胎面寬度、斷面高寬比、結構或構造代碼、輪圈直徑,以及載重與速度指數。
輪胎氣壓
輪胎氣壓對車輛安全與經濟性有極大影響。
應定期(每月)檢查冷胎氣壓(切勿在輪胎熱時調整),尤其長途行駛前更需注意。
煞車距離與輪胎氣壓息息相關。以時速 100 公里行駛時,正確胎壓下煞車距離為 40 公尺,胎壓不足則為42.4 公尺。因此,性能提升近 6%,相當於 2.4 公尺的差距。
胎壓不正確會導致輪胎異常磨損。胎壓過低會造成胎肩磨損,並有損壞輪胎結構的風險。胎壓過高則會導致輪胎中央磨損。
輪胎結構完整性
輪胎由橡膠、鋼材及纖維組成。鋼材與纖維為結構材料,而橡膠則負責保護其免受環境影響。橡膠本身可能因化學品或其他環境因素而受損:
- 鋒利物品、強烈衝擊或其他不當使用會造成可見或隱性的結構損傷
- 胎壓過低也會導致結構損傷
- 高溫及陽光曝曬會破壞橡膠
輪胎胎紋深度
胎紋深度是重要的安全指標。它直接影響車輛與地面的接觸狀態。
煞車時,防鎖死煞車系統 (ABS) 會將輪胎控制在滑移臨界點,同時排除積水。當胎紋排水能力飽和時,煞車距離將大幅增加。
水漂現象取決於水深、胎紋深度及行駛速度。為測試水漂現象,車輛會駛入 8 毫米深的積水區並加速。當引擎負荷增加但車速未提升時,即表示已發生水漂現象。
輪胎換季更換
正確選擇換季輪胎是安全駕駛的關鍵。夏季用夏季胎,冬季用冬季胎。煞車距離、抓地力與穩定性皆高度依賴適當的橡膠配方。
冬季胎不僅能確保雪地抓地力,當氣溫低於 7°C 時,其表現亦優於夏季胎。倍耐力建議在寒冷氣候及各種路面皆選用冬季胎,確保行車無虞。氣溫在 7°C 及以下時,夏季胎煞車距離更長,且雪地抓地力大幅降低。